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基态原子对共振光的吸收:而原子荧光光度是处于激发态原子向基态跃迁,并以光辐射形式失去能量而回到基态。 而且这个激发态是基态原子对共振光吸收而跃迁得来的。
因此,原子荧光包含了两个过程:吸收和发射。
色散系统:较之原子吸收荧光谱线更少,光谱干扰也少,所以可以用低分辨力的分光系统甚至于非色散系统。 光学排列:对于原子吸收,检测器必须观察初级光源(HCL),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原子对光源特征辐射的吸收;而原子荧光的光学排列与原子吸收不同,往往要避开初级光源的直接射入,而以一定角度去观察原子化器,测定其向2pi立体角辐射的荧光。在有的资料上可以看到right angle view(直角观察)和front view(正面观察)这样的光学排列。 原子化器两者可以是相同的,我国生产的原子荧光原子化器主要是氢化物发生原子化。
这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仪器! 大多数AFS分析的元素,原子吸收都很难做,所以有人称其为原子吸收的好朋友,原子吸收的补充。
火焰原子吸收属于吸收光谱,氢化法原子荧光属于发射光谱。两者原理不同,可检测元素不同。
不过需要注意近些年发展的火焰原子荧光仪器。
火焰原子荧光也可以检测金、银、铜等元素。并且在金元素的检测上,灵敏度和稳定性优于原子吸收。例如市面上的矿山测金仪就属于火焰原子荧光。不过原子吸收应用范围更广泛,因为可检测元素跟多。
比如钾钠钙镁铁等。氢化法原子荧光主要检测砷汞元素。火焰原子荧光应用最多的就是测金仪,例如市面上的有一款火焰原子荧光光度计SK-830
火焰原子荧光示意图
。
1、光路不同:原子吸收光源、原子化器和检测器在一条光路上;原子荧光为垂直光路。2、原理不同:原子吸收利用原子的特征吸收光谱;原子荧光则利用原子的激发-跃迁光谱(荧光)。
3、灵敏度不同:对于原子吸收,增加光源强度同时会增加背景吸收,而原子荧光信号强度与激发光源强度成正比,故灵敏度可以极大提高。
4、使用范围不同:因为原理的局限性,氢化法原子荧光光谱仪只能检测被测元素发生可以和还原剂发生氢化反应的11种元素,即使是金索坤采用火焰法-氢化法联用原子荧光光谱仪也只可以检测20种元素,而相对来说,原子吸收光谱可检测元素的范围就要大很多。
原子吸收、原子发射和原子荧光都属于光谱,原子吸收是测定的原子在能级跃迁高能态时吸收的能量,原子荧光测定的是原子在跃迁返回基态时发射出的荧光能量,原子发射是利用物质在热激发或电激发下,百度下每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发射特征光谱;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的光源都是空心阴极灯,只不过结构和供电方式不同,原子发射可以不需要光源; 原子荧光可检测各类样品中汞、砷、锑、铋、硒等12种元素,原子吸收和原子发射可检测70多种元素,常用的有铜、铅、锌、银、铬、镉、锰、铁、锂、钾、钠、 钼等20多种,像华测这些第三方检测,测重金属元素用的都是吉天的原子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