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放射源的远近分为:外放射和内放射。· 外照射:也称为远距离放疗,放射线从人体外一定距离的机器(如钴-60机器为75cm、直线加速器为100cm)发出照射肿瘤。
这种射线能量高,穿透力强,肿瘤能得到相对均匀的放疗剂量。
外放射是目前放疗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 内照射:也称为近距离放疗,将放射源直接放入肿瘤内部(粒子植入)、或放入肿瘤邻近管腔(气管、食管、**等)进行放疗。内照射所用的放射源射线射程短、穿透力低,优点是肿瘤可以得到较高的剂量,远处正常组织受量低而得到保护,缺点是剂量分布不均匀,容易造成热点(过高剂量区)和冷点(过低剂量区),增加肿瘤残留和复发危险。所以除宫颈癌外,目前内照射只作为外照射的补充剂量应用,不单独应用。
放疗分为近距离照射和外照射两种,像手术中放疗、组织间插值放疗、中子刀腔内放疗等属于近距离照射,而直线加速器、电子束、Co-60等放疗就属于外照射。我们大部分说的都是外照射,目前有普通的直线加速器外照射、三维适形放疗、三维调强放疗、影像引导下的放疗等等。
内放疗指内置放射源,通过辐射癌组织而达到抗癌的目的。是目前为止(2018.9.28)***的抗癌治疗方法。
它是一种*,成份是放射性同位素钇90+特异性载体,也称新型内放射治疗。
成份当中的放射性同位素钇90具有射距短<1.1cm,半衰期短64小时,放出β射线,是很好的医用放射性同位素。成份当中的特异性载体要求具有:与钇90有很好的结合力,且与癌组织有很强的亲和力,加上*物注射到癌组织处局限固定不扩散。具备这些特点,可将这种混合*溶液,通过人工注射的方法,直接注射到癌组织处,4周肿瘤缩小一半,八周肿瘤彻底消失,如肿瘤较大,可补射一针,二个月后再稍稍综合治疗一次(化疗、免疫),扫除体内游离癌组织,可大大提高患者5年存活期,其治疗特点:适应症广(对人体从上到下的所有实体瘤均可),治愈率高(95.45%),副作用极其小(*量是批准静脉用量的1/10),费用低(约3~5万/针),一般一针就可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发明专利*,是抗癌治疗的重大突破,希望杭州有源生物医*科技公司的这种抗癌*,能给看不起病的困难家庭,给患癌者带来生的希望。